龍的天空

< 中文原創 >

古代的名醫

中醫作為我國的三大國粹之一,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,是中華文明的突出代表。幾千年來,中國古代名醫輩出,他們在實踐中不斷推動著中醫的發展,使中醫逐漸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實踐方法,成為中華寶庫中的一顆明珠。而在公務員行測常識判斷中也會涉及相關的知識點,所以接下來小編帶著大家一起盤點中國古代的名醫。
1.醫祖扁鵲
他是戰國時期醫學家,原名秦越人。由於他的醫術高超,被認為是神醫,人們借用黃帝時期的神醫「扁鵲」的名號來稱呼他。扁鵲創立了望、聞、問、切四診法,為我國中醫傳統診病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礎,被尊為「醫祖」。他提出的切脈診斷方法,開啟了中醫學脈診的先河,他也被稱為「脈學之宗」。相傳四大醫學典籍之一的《難經》為扁鵲所著。
2.神醫華佗
華佗,字元化,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。他與董奉、張仲景並稱為「建安三神醫」。華佗擅長外科,精於手術,華佗被譽為「外科聖手」、「外科鼻祖」。同時,他還發明了麻沸散用於外科手術,創編五禽戲用於世人強身健體。所著醫書《青囊書》已失傳。
3.醫聖張仲景
張仲景,名機,字仲景,東漢末年醫學家。張仲景的傳世巨著《傷寒雜病論》是集秦漢以來醫藥理論之大成。該醫書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、癥狀、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,創造性地確立了對傷寒病的「六經分類」的辨證施治原則,奠定了理、法、方、藥的理論基礎,是我國第一部臨床治療學方面的巨著,被譽為「萬世寶典」。而張仲景也被尊稱為「醫聖」。
4.藥王孫思邈
他是唐代醫學家、道士,中醫醫德規範和大醫精誠的製定人。他提出了婦、兒科應獨立設科,對後世婦、兒科形成專科有促進作用。孫思邈認為人的生命價值貴於千金,而一個處方能救人於危殆,價值更當勝於此,故取「千金」為書名,他將所著醫書命名《千金要方》,簡稱《千金方》。孫思邈逝世後,被後人尊為「藥王」,並將其故鄉的五臺山改為藥王山。
5.法醫鼻祖宋慈
宋慈,字惠父,號自牧,南宋官員、法醫學家。宋慈為官清廉,聽訟清明,主張通過檢驗取得案件證據,探明案件真相,強調司法審判不輕信口供。宋慈所撰寫的中醫書籍《洗冤集錄》,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學專著。該書後被譯成多種文字,在世界各國廣泛流傳,對於法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,因而他被譽為「世界法醫學鼻祖」。
6.藥聖李時珍
李時珍,字東璧,號瀕湖山人,世稱李瀕湖,明代醫藥學家、博物學家。李時珍繼承家學,參考歷代有關醫藥知識,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,用了約三十年時間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《本草綱目》,這部醫書也成為當時最系統、最完整、最科學的一部醫藥學著作。該書雖為中藥學專書,但涉及範圍廣泛,對植物學、動物學、礦物學、物理學、化學、農學等內容亦有很多記載,因而被譽為「東方醫藥巨典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