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代重要選官製度
古代胸懷大誌的官員追求「為萬世開太平」,而政治抱負的實現很大程度受選官製度的影響。選官製度是國家政治製度的重要組成部分,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各自的方式。
世卿世祿製
「世卿世祿」製是西周宗法製的產物,在宗法製和分封製結合下,依血緣親疏定等級尊卑和官爵高下,對周王、諸侯、大夫以及國王和諸侯手下的重要官職「卿」進行世襲,形成「世卿世祿」製,該製度反映了奴隸主貴族鞏固其統治的企圖。
圖片
軍功爵製
戰國時秦商鞅變法,實行代表地主階級的軍功授爵製度取代世卿世祿製。軍功爵製分為20個等級,等級劃分與戰場上的表現掛鉤,即「官爵之遷與斬首之功相稱」,該製度激起廣大官兵積極性,有效增強軍隊戰鬥力,受到戰國時各國青睞,伴隨至秦國滅亡。
察舉製和征辟製
漢初為建設天下,漢高祖劉邦下求賢詔,要求各郡國推薦賢士大夫,開創了察舉製先河。該製度由州、郡等地方官,在管轄區內進行考察人才,並推薦給中央政府,經過考核後任以相應的官職,一種自下而上推舉人才的製度;征辟指由皇帝或地方長官直接進行征聘,一種自上而下選拔官吏製度,漢武帝增設征辟製對察舉製的補充,有效鼓勵了碩彥名儒之士加入統治工作中。
察舉和征辟製度由於有舉士和舉官不分、選舉和考課不分、選舉與教育分離等缺陷,給負責察舉和征辟的官吏在執行中留下較大的徇私舞弊空間,至東漢末年出現了「舉秀才,不知書;舉孝廉,父別居;寒素潔白濁如泥,高第良將怯如雞「的現象。
九品中正製
九品中正製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官製度,魏文帝曹丕采納令陳群的意見創建,直至隋朝科舉的確立,存在了四百余年。
中正官指掌管對某一地區人物進行品評的負責人,主要職責為從家世、道德、才能等維度品第人物,將人才分為九等的評議結果上交至吏部作為選官的根據。由於魏晉時中正官一般是二品,二品者幾乎是門閥世族,故門閥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選拔之權。於是在品第中,家世逐漸成了主要標準,才能和道德被忽視,西晉時形成了「上品無寒門,下品無士族」的局面。
科舉製
隋煬帝始設進士科、創立科舉製;武則天時期,始創武舉、殿試和糊名製度;宋朝將糊名製和殿試定製,並增設了謄錄;明朝時期,科舉程序正式分為鄉試、會試、殿試,采用八股取士;清末新政年間(1905年),科舉製正式廢除。
院試是讀書人必須通過縣試和府試取得童生(又稱秀才)身份,之後才有資格參加正式的科舉考試;鄉試三年一次,由省組織並命題,一、二等生員參加、考上稱為舉人、第一名為「解元」,鄉試多在秋天的8月舉行,故又稱為秋闈;中舉後便可參加來年國家級別的會試(亦稱「春闈」),因禮部主持又稱為禮闈,錄取者稱為「貢士」、第一名為「會元」;貢士參加的便為科舉的最後一級「殿試」,在保和殿由皇帝主考,錄取者為「進士」,再根據考生的表現,劃分檔次共三甲,其中一甲三人,分別為狀元、榜眼、探花。若在三級考試中都是第一名,便稱為「連中三元」。